2012年5月4日 星期五

香港、可能是美食天堂、一定是任食天堂

從小到大,不斷有人對我說︰「香港是美食天堂。」這句話,從幼時的深信不疑到現時的心存質疑。

香港的飲食生態,大部份成本去了鋪租,食材唯有將就。生活繁忙,不夠時間嚐出真味,真是容易吃出滋味嗎?

然而,感受越來越濃烈的,卻是「香港是任食天堂。」

酒店自助餐、任食火鍋、自助BBQ、日式放題、韓國自助燒烤…,一個價錢,任飲任吃。

任食,可以是隨意配搭。港式車仔麵,是表表者。魚蛋、豬皮、牛腩,三併也。再加雞翼尖,四樣,無相干,衹要多五元。走辣、少辣,中辣、大辣,快選吧!

吃牛腩麵,可以走青(不要)。一碟單調的腸粉,你有你的自由,混你的醬…多麻少、多芝麻多甜。

香港食客,是多麼的隨意啊! 

2012年4月22日 星期日

散沫香戲︰「陽光姊妹淘」(Sunny) — 踏實的友情歲月

入場看「陽光姊妹淘」,並非因這句“韓國那些年”的宣傳口號。光憑「極速誹聞」導演姜炯徹又一力作,已經夠力刺破我的慳囊。「極速誹聞」是我欣賞的電影之一。

當然,也不能瞞大家,另有原因。有評論說,它描寫女生的那些年,粗枝大葉的男子,未必感受到,明白得那麼多。為了窺探女人心,就要入場看看,想想。

不同意,只有女生才能充份了解?

反而,我覺得有女生相信,只有女性才能感受到,是不明瞭友誼,不分男女。 

2012年4月21日 星期六

散沫香戲︰從「春嬌與志明」,想想爆粗、不爆粗?

收看香港電影金像奬,經過司儀林家楝一提,猛醒覺「春嬌與志明」的一個特色。

它是一齣IIB級電影,角色竟然可以不忌諱地講粗口。

多講粗口,似乎是近年來,香港電影人的情意結。

他們認為要打破,刪除粗口對白的鉫鎖,才可提煉更強的,人物現實性。

他們相信,演黑社會中人,要說粗口才真。現今的港產片,粗口是禁忌,也是失真的源頭。

有導演寧願,作品被評為三級,也要保留粗口對白。

多年來,香港製片人,希望他們的電影,能夠跟外國片一樣。可以容許角色,在非限制級的作品講粗口對白。 

2012年4月15日 星期日

散沫香戲︰「春嬌與志明」— 解開印象謎團

先坦白,觀看「春嬌與志明」,不是出於,愛看「志明與春嬌」。

對「志明與春嬌」的感受很奇怪。明明曾經觀賞,印象卻非當模糊。只記得「志明」、「春嬌」、「打邊爐」,什麼細節,全蒸發了。

它已墜進記憶黑洞,當然就不在「我欣賞的電影」之列。

本應不會看「春嬌與志明」。只是有人說︰「我也不喜歡「志…」,但我看了「春…」,覺得不錯。

終於,筆者一看無妨。 

2012年4月9日 星期一

林育羣與他的牛

長假期前的午飯,据牛扒,享受一下。

收音機正播出,訪問小胖的節目。

有很多人都叫小胖。憑天籟之音而蜚聲國際的,就只有他 林育羣。

林育羣(小胖)正推出第三張專輯。

裡仍咀嚼,一塊肉汁鮮美的牛扒;雙眼又瞪着,餐廳裡的一個牛頭裝飾。

心裡暗讚︰「他真牛!」

此時,腦海卻又閃出一句老套話︰「牛牽到北京,還是牛。」

差不多同時,走出兩個相背的心思。是心?是腦?我一時也弄不清楚,哪個器官才是主宰想法?

2012年3月31日 星期六

散沫香戲︰「鐵達尼」與「鬼眼」(第六感) — 又勾起我的思潮

若是問我,怎會把「鐡達尼」與「鬼眼」拉在一起?他們是風、馬、牛不相及。

我的第一個回應是時間巧合。幾天前,發現電視台播放「鬼眼」;正好,幾日後,「鐡達尼號3D」,就要上映。

…又如何?是理由嗎?…別急!這個巧合,就是觸發筆者動筆的機遇。

我還有另一個回應。兩套都是經典。然而,我對片中的一些觀念,相信跟主流不一致。很多年,都甚少說出來。想想如今,也可用自己的網誌,談談我的心聲。

先談「鐵達尼」吧! 

2012年2月11日 星期六

散沫香戲︰「金陵十三釵」—「英雄」找不到英雄,在「十三釵」

觀賞「金陵十三釵」時,勾起兩部電影的回憶。

一套是「舒特拉的名單」;另一齣,同樣是張藝謀的作品 「英雄」。

想起「舒特拉的名單」,皆因男主角跟「金陵十三釵」的,有相似的遭遇。「舒…」片中的男主角 舒特拉,本身只是一個商人,在二次大戰中,只想做生意。後來,發現自己的特殊身份,可以拯救猶太人。終於,成為救人英雄。

「金…」劇裡的男主角 — 約翰。原來也是個在戰火中,趁機賺錢的小人物。之後知道,自己的一張臉,能夠佯裝神父,保護一群女學生。

他們事先都不具備做傳統英雄的條件。只不過,機緣巧合的配合,真是「時勢做英雄」。當然,他們擁有的勇氣與無私,才是最關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