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1月11日 星期日

散沫香戲︰「寒戰」— 警匪片味不濃,期望錯摸

當走出戲院,感覺很怪。明明是演員、鏡頭運用或場面,都很出色。

為什麼不可以對這套巨獻,讚口不絶?因我期望過高嗎?又好像不是。

估不到,這個才是這齣戲給我的,最大懸念。

終於想通了。原來我弄錯了期望的方向。

入場前,我猜想「寒戰」是一套港產警匪片。可是,越看越感到,似是而非。

概念中,港產警匪片的幾個元素 — 懸疑、動作、危機、突變、鬥智、場面。「寒戰」的動作、緊張場面雖然不算多,但其實不俗。

只不過,劇情有太多不高招、不合理、不清不楚的沙沙石石。總敎人摸不着頭腦又難以信服。

警匪片,每個角色都是聰明人。然而,片中綁匪的目的,動機,與他們採取的手法一併。不禁要問,真的沒有其它方法嗎?我細想,他們手法其實風險大,成數不高。因為參與的人太多,又要不知情的人士配合。無奈地覺得,橋段只可留在電影裡的發生。

論鬥智,電影「暗戰」裡的你來我往,中招、拆招、出招,互有勝負的對決,是最好看的。可惜,此片是欠奉的。

綁匪的計劃也不高明。尤其是Vincent(錢嘉樂飾),金庫主管、劉副處長(郭富城飾)的幾場戲,擺明是一個計劃漏洞。綁匪照用,劉副處長又懵懵地。(希望大家明白,不要劇透啊!)

全片使我的最疑惑的,是綁匪的每一個行動,都好似邀請警方,去正確收窄範圍。那些「只有熟悉警隊的運作,才能這樣做。」、「是高度機密,一般人不會知。」…
類似的對白,正正好像在表露身份。

武俠小說也提我們,千萬不要用少林的招式出手,否則,別人一定知道你是少林弟子啦!

懸念是警匪片的最重要成份。有懸念,觀眾一直看下去。懸念的成敗是取決於揭盅的一刻。失敗時,觀眾的反應是︰「有沒有弄錯,不合理」。成功的,他們的回應是︰「原來如此。」。「寒戰」就是這一種。不過,豈能太滿足,皆因還有一種是大成功的,就是觀眾欣賞地讚︰「算你狠,早有了伏線,我怎會不察覺到!」

伏線,是編劇向各位炫耀功力的武器。總會在解開懸念後,回片送上。

不覺編劇為綁匪的身份,加了伏線。

所以,將「寒戰」作警匪片看,不覺特別好看。

反而,從另一個角度欣賞,又別有亮點。

把它當一套,辦公室政治爭權片,或是宮廷鬥爭迫宮片看。卸下警匪類型片的包袱,相信可以看得津津樂道。


PS: 此片尾段,已經為續集鋪路,希望續集,可以完整這套戲的不足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