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到日月潭,要品嚐地道名菜總統魚。它原名曲腰魚,因前總統蔣介石愛吃此魚,故得此名。傳聞其清蒸後,肉質細嫰鮮甜。
才端上桌,朋友搶先吃一口,嘴角便微微向兩邊上翹,兩眼也稍稍睜大。我想味道應該不錯,所以我也趕快來一口。唔!估不到蔣總統也是一位食家。
大家正在靜心地欣賞這份滋味,朋友突來一句話,打破了沉默,隨來一浪浪的思潮作動。
「味道好熟識,好似曾吃過,又想不起在何時、何地、與何人一起。」
我亦有同感。料不到這份認同,共鳴出一環環的反思波浪。
思潮作動的源頭是一個邏輯。倘若這道菜,是我的美食經驗。這樣說來,口中的美味,定當刺激味蕾,喚醒記憶,這是「回味」吧!即使那份美味,只屬類似,我總可以尋回一、兩次相近的美妙吃魚回憶,與這次比較。真失敗!回憶是有的,可惜並不深刻。時間、人物、地點還可以,遺憾的,是那份關鍵的味道感覺,卻是很模糊。剩下的關鍵字只有…好味、超好味、唔太腥、鮮甜…等等。就是一堆斷斷碎碎的空泛字,試問怎能重建味道的詮釋呢?不能重組滋味,怎能再去要求「回味」呢!
想到這裡,我開始檢討一下。我暗駡自己粗疏,埋怨不把美味的感覺,好好地放入記憶的罐頭裡,再加上一個很長的保鮮期,以供隨時開啓品嚐。可是,我發現那份記憶,在入罐之前,已經變味了。歸根究底,我的粗疏飲食習慣才是源頭。我未有真正花時間、花心思去感覺味道。
曾聽過這個觀察,有人願花很長的時間去尋找美食,但當享用的時候,卻快快吞下,完全違反了原先的目的,還很容易因多吃而致肥,實在可惜。這一招,正好打中我的要害。沒錯,我就是這樣的。
朋友也是如此。莫非是一個香港現象?
聽聞香港是一個美食天堂,各國的美味也集中在此。這是沒有爭議的。不過,香港並不是一個培養「食客」的好地方。香港的土地政策,不容食店給食客寛敞舒適的環境。店主也深明,時間是第四空間的理論,喜與食客來個君子協定,享用美食,有時間限定。再加上食客本身都是萬事纏身。這個急速的節奏驅使下,儘管要排上一個多小時才能入座,亦不自覺趕快把美食「解決」罷了。好味,只是刹那的,因為不容許大家像小時候的教科書所寫道︰「細細咀嚼,慢慢吞嚥。」所以我無能力把奇妙的好味,清楚感受、記下,並不奇怪。
「回味」是一種生活享受。相信大家都希望真正擁有它。經過一番反思後,我願改一改自已的飲食習慣,好讓日後可以回味無窮。
真可惜,我去日月潭時沒吃到總統魚!可能以後也嚐不到你們說的那種又美味,又熟悉,又想不起是什麼的魚,嗚嗚 ......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