寫了「回味」一篇後,心裡常想住一段話︰「都是兒時的東西好吃。那時的美味,已經找不到,未能「回味」了。現在有人做懷舊美食,亦做不出往日的水準,估計是厨司新不如舊,也可能是食材今非昔比。」
曾經拜讀梁文道先生的一篇叫「懷舊裡頭的假記憶」的文章。他指出似乎每一代人,都說相似的話,莫非食物的水準真是一代不如一代?那麼,現今的佳餚,就一定比清朝的差,明朝的又較清朝的佳。
梁先生引用專研究「偽記憶」的美國心理學家羅夫托斯(Elizabeth Loftus)的研究,分析出可能不是美食的水平今不如昔,而是每一份傳媒,每一個食家都在引導我們「記起」童年嘗過的好滋味。
這個看法,只同意某部份。我認同美味的東西,並不一定是每況愈下。然而,想找回小時候吃過的美味,並不是全因為傳媒、食家在攪。
「回味」是一種美食與我的互動關係。大家正在埋怨以往好吃的,都「變味」了。可曾想想自己也在變,身處的環境也不同了。
小時候,我覺得每處的碗仔翅都很好吃,尤其是在路邊攤的。除了它的美味是一絶外,亦因為它連繫着我的童年趣事。
孩童時代,我是不知道碗仔翅跟魚翅湯是不同的。那時,閤府出席宴會,主人家必定有魚翅湯招待。魚翅湯很好味,又可以加上花紅色的醋,好好玩。有時候,席上如剩下一、兩碗未吃的,席上的嘉賓總會把它送到我的胃裡,還會送贈一句︰「細路仔,食多啲啦!有益呀!」
普遍的家庭都不會造魚翅湯。那時候,我只可等下一次飲宴。有一天,走過一排路邊攤,忽然聽到一個檔主叫着︰「好靚的翅呀,補身有益啊!」我望過去,檔主正在攪動那窩「翅」。我心中奇怪,為什麼不去赴宴,也可以食「翅」?如果不是袋裡沒有零錢,必然趕快來一碗。
終於,儲了些零錢,買了一碗。好…好…好…味呀…!吃「翅」不用等赴宴了,在路邊灘也能吃到。那時的我、很簡單,仍不知那碗「翅」,不是魚翅湯。碗內的不是魚翅,而是粉絲、豬肉絲,它叫「碗仔翅」。
這個美麗的誤會持續了一段日子。
漸漸長大,這種「食翅」的樂趣,徐徐減退。因為己經知道「魚翅湯」跟「碗仔翅」是兩樣東西。人生多了閱歷,吃東西是也慣了想着別的事情。身子差了,吃東西也額外小心,適可而止。價值觀改了,比較從前挑剔。
人變了,將再品嚐不到的往昔滋味,全賴在美食的質素上,實在略嫌不公平。
試試給小朋友一顆糖果,一放進口裡,他便開心得手舞足蹈。這款糖果,我也是喜歡的。可是,現在的我,總不會那麼興奮。
我相信複製往日的美食,比重現昔日的我容易得多。
一道令人懷念的菜餚,可能都連接着一個美好的回憶。有人去找懷舊的美味,是否想通過那份味覺,去回想一段深刻的回憶?他們埋怨,真是厨司、食材的不濟?還是自己與環境的改變,重組不了當時的回憶?最終,導致「回味」的互動失敗了。
P.S. : 想一想,原來食物的往事很多,希望有機會,大家分享一下。
呵呵呵!"魚翅"對我來說也是有莫大的魔力,不管是酒席上的漿糊翅,還是街邊的碗仔翅.現在吃一碗美味的碗仔翅還是能使我樂個老半天!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