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9月25日 星期日

散沫香戲︰「兒凶insidious」— 似是…懷舊港產鬼片(鬼佬化)

莫非是,那位飾演靈媒的女士,跟港產鬼片,著名女演員羅蘭,有幾分相似。致使,「兒凶」就能與過往的港產鬼片通靈。我越看下去,越感應到這電影,有許多以前港式鬼片的影子。疑似是,給香港八、九十年代的經典鬼片上了身。

依我法眼所見,是什麼空空幻境,讓我給大家分享。

真心說,靈魂出竅,返不回肉身,千方百計把魂魄尋回。正是香港鬼片的熱門題材之一。

印象中,香港導演愛好,把鬼、魔、妖、靈、怪,都化作實體。也就是說,觀眾必定看到它們的模樣,免得墜入自發空想的深淵中。「兒凶」裡的鬼也好、魔也好、靈都好,總會一一亮相。 

2011年9月20日 星期二

談談食福(下)

說真的,「食得」,只是食福的根本,還須要懂吃、識食。潮流文化趨使我們,把識食之能,建基在美食的價值、餐廳的星級、菜式的故事。筆者認為有參考性,但都是客觀的。懂吃,是味蕾的本領。有高度敏感的味蕾,才嘗到真味。

歸咎於平時粗心大意,又天生易長舌苔,再加上愛喝熱騰騰的飲料,傷了舌頭,味蕾開始麻木。致使剛過去的中秋,自助燒烤之時,弄錯了豬脾是羊脾。

難分豬、牛、羊、雞,豈可自居「黃金之舌」呢?依筆者觀察,這狀況,並非本人獨憔悴。 

談談食福(上)

文學大師梁實秋曾撰文指出︰「人吃,是為了活著;人活著,不是為了吃。」只是,「…上天生人,…舌上還有無數的味蕾,教人焉得不饞?」

梁大師似是受命於天,將饞嘴昇華了。非單單是人欲,也有天理。

能使饞嘴,再發展成為近於藝術的趣味,就享有食福。

筆者以為饞嘴不難,要達至食福,卻不易。

俗語有云︰「食得是福」。要「食得」,就要愛吃、敢吃、能吃。似是簡單,試想想,非平凡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