倘若有一個朋友約你去看電影。
他對你說:「這套電影是梁朝偉主演的。他的演技,無容置疑。此片製作費很大,美術指導要求甚高,影評人一致讚好。」
假設閣下是對電影有選擇性,又不是梁朝偉的超級粉絲。
或許會問他:「是什麼類型的片?內容大網?」
他竟然說:「不清楚,影評人只提這丁點,最多是知道時代背景是近幾十年。」
你估計是最近上映的「一代宗師」。答應了他。結果你看的,卻是「聽風者」。一心去品嚐王家衛作品,卻呑了麥兆輝、莊文強的菜。
你問朋友:「哪個影評人是誰?」
朋友說:「米芝蓮。」
走過書店,發現米芝蓮2013己經出版。加上幾天前,有同事建議公司春茗,找間米芝蓮餐廳。使我𣎴禁問自己,早陣子,去台灣大吃大喝,何以都集中在夜巿路邊攤?而不懂找間米芝蓮,享受享受。
調查一下,才知道台灣還未有米芝蓮紅色指南。
我真的很需要米芝蓮嗎?似又未必啊!我在台灣,的確吃得律律有味。
想解心中的疑惑,我返回書店,認真翻閱這本紅色指南。有點想法,跟大家交流吧!
不愧是歐洲的編輯,米芝蓮的前幾篇,已經詳細解釋自己的甄選方法,以確立權威性。我是非常欣賞的。
可惜,翻到餐廳的個別內頁,筆者感到非常失望。
我的心情,用了上面的看電影的小故事類比出來。
米芝蓮介紹餐廳,只有大約100至200字。拜讀過十數篇,發現有幾特點。
1)多提及名人的名字
"你肯定會留意到世界御廚楊貫一的照片"
"這家典雅明亮的餐廳是著名室內設計師Sir Terence Conran的作品"(為什麼不提主廚的名。)
(如小故事裡,提及梁朝偉。)
2)注重提及環境
"注重舒適與優閒"
(小故事裡,對比美指的視覺效果。)
3)略談是什麼菜
"令人垂涎三尺的當代歐洲菜"
(像小故事,交代電影的時代背景,只能多知一丁點)
完了。米芝蓮的介紹三部曲,到此為止。
究竟餐廳的美食特點是什麼?何以鶴立雞群?廚司的技術,如何高超,使其他同行,鞕長莫及?
至少也應該告訴我,是咸,還是甜?全素與否?食客可能是素食者啊!
用了龐大的資源,只得潦潦百多字。對於增加美食的認識和修養,略嫌有點營養不良。
有可能,宛如小故事的看錯戲結局一樣。
跟著這本紅色指南,錯摸了一餐不能與自己本性容合的盛宴。
那麼,台灣沒有米芝蓮紅色指南,我也不感到太可惜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